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2
0

專案的設定其實還有很多部份,算是瑣事,就利用AI直接進行,像是設定”.editorcofnig”,”.gitignore”等。但專案開始最重要的就是規劃出一個明確可執行架構。而在這個專案之前,其實已經利用多個其它實驗性質的專案試驗一些想法,趁著這個專案(雖然也還是實驗性質)將一些之前所試過的部份做結合。

因為手邊試了很多個AI服務,自然就少不了一些費用,每個服務每月二十美金加總起來也是很可觀的。所以很直覺得想法就是要用出本來,不可以浪費。甚至八月時Windsurf那時剛推出可以免費使用評估最新上市的GPT-5,將近二十多天的時間,不停的開著不同的IDE,大幅地、努力地用,深怕用的不夠用力。也是在花了很多時間用Windsurf的IDE或是Plugina後,發現了它們多少都有一些使用上地問題。但最大的問題是它不會自動往下執行,哪怕是你用了Auto, Turbo的選項,或是在windsurf規則了加上往下執行不要停的指示,它就是會停在那。

這個問題其實也不只是Windsurf有,在Visual Studio Code裡,和GitHub Copilot整合最好的工具,一樣會碰到這個問題,它也是常常要你按下才會往下運行。當你開了好幾個vsc時,就變成了不停alt + tab, click的重複的機械式動作,一度有想要讓這些AI寫一個按鍵精靈的衝動。

而前幾天因為GitHub Copilot Pro的10元方案用量用完了,只好再花錢升到40元的Pro Plus方案。有了之前痛苦不停的按才會往下執行的經驗,升級後的第一個想法自然就是要想辦法規避這煩人的操作。但實際上,在vsc裡就算升到了Pro Plus也沒有任何差異。只好想其它的方法。

說實在,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使用AI服務所提供的API,再讓AI寫好程式直接執行。這樣就完全省去了人工的操作,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於彈指之間解決。當然,這也包含了荷包的厚度,它也是會以你意想不到的速度變薄。

評估自己的口袋深度後,只好採取折衷方案,那就半手動加半自動。在我所找的到的選擇裡,GitHub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方案,它所提供的GitHub Coding Agent解決了我所碰到的窘境。

About GitHub Copilot coding agent - GitHub Docs

其實一開始也不知道這和GitHub agent mode有什麼不一樣,不過請AI研究後,馬上就覺得這是很有意思的功能。簡單來說,GitHub coding agent是目前只能運行在GitHub服務裡的Copilot agent mode,不過,GitHub為了要和原先的agent mode做區分,所以就以不同的名稱。其它這樣說還是有些誤導,它還是有不同於agent mode的部份,但簡單來看是差不多的。

也就是說利用GitHub coding agent,它可以幫你完成你想要做的事。不過,它不會知道你到底要做什麼,它也不會去尋找你放在某個目錄下的文件而自行啓動。官方的文件裡有很多可以啓動它的方法,其中,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GitHub Issue去啓動。

目前我自己試驗的方法為利用GitHub workflow產生Issue,並將”Copilot”指定到該Issue,則過數秒後,它會自行產生GitHub Pull Request(PR),一但PR產生後,一樣沒多久,就會有個runner跑起來,而GitHub coding agent則會在裡頭解決PR上的任務。也就是說利用GitHub coding agent,可以讓它如同使用AI服務的API一般進行我們想要的任務。

這個想法雖然我自認為美好,但在實施時,確有很多的斷點需要手動去處理。目前就是還沒有要怎麼讓整個流程完美的串連起來的做法,還要花些時間來解決才行。


上一篇
When you start using AI, it becomes a part of you
下一篇
Struggling on coding agent flow
系列文
Before AI dominate the world, AI dominate my world5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